汽车圈
  • 新闻焦点
  • 消费报告
  • 维权通道
  • 有事郝说
  • 315消费论坛
  • 关于我们
  • 兰博基尼Temerario GT3——孕育并诞生于圣亚加塔•波隆尼
    时间:2025-07-12 09:40  来源:汽车圈  作者:笃志
    【圣亚加塔·波隆尼/古德伍德,2025年7月11日】兰博基尼重申对国际赛车运动的坚定承诺,发布首款基于Temerario[1]公路车型打造的赛车——全新Temerario GT3。该车型将在全球各大赛事中亮相,为兰博基尼的竞赛车型树立了全新标杆,也是首款完全由意大利圣亚加塔·波隆尼工厂自主设计、开发与制造的赛车。Temerario项目从一开始就考虑了赛车版本的衍生可能,因此在最初的设计阶段就战略性地整合了以赛车为导向的工程技术。

    得益于兰博基尼这一创新理念,GT3采用经过改良的铝制空间框架底盘,针对赛车的结构强度和维护便捷性要求进行了特别调整。它搭载与Temerario量产车型相同的4.0升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其强制进气系统针对赛事需求进行了重新设计——涡轮增压组件经全面优化,在严格遵守GT3赛事规则的同时,确保极限赛况下的巅峰性能表现。

    Temerario GT3Temerario项目的首款赛车衍生车型,进一步彰显了兰博基尼汽车的坚定信念——将赛车运动视为推广兰博基尼品牌的重要途径,”兰博基尼汽车主席兼首席执行官Stephan Winkelmann表示,“继Huracán GT3项目创下斩获96项冠军、销售超200台的赛场与商业双赢成就后,我们从Temerario项目启动之初就规划了赛车衍生路线。正如公路版Temerario树立了行业典范一样,Temerario GT3将为同级车型树立全新标杆。”

    兰博基尼汽车首席技术官Rouven Mohr表示:“Temerario GT3的设计始终以用户的需求为核心考量。从空气动力学效率到功率曲线,再到车队对车辆操作的便捷性,每一处细节都经过了周密考虑。相较于上代车型,这款新车在性能窗口的操作区域略有不同,用以适配不同配置的赛车。我们相信,这款车型将在圈速方面展现强劲竞争力,并能够在包括夜间及雨天等多种条件下提供卓越的驾驶体验。我们的开发团队付出了巨大努力,确保车辆的调校窗口更宽,以便车队更好地进行维护与调校。”

    Temerario GT3的每处细节均针对赛事需求进行了精心优化,同时设计团队也保留了量产车型的精髓。该项目充分汲取了兰博基尼赛车运动部门在Huracán GT3上积累的经验——过去十年间,该车型在全球GT3赛事中斩获了96个冠军。

    底盘
    Temerario GT3的铝制车身结构源自量产车型生产线,并通过大量轻量化与简化设计实现了赛道化改造,尤其对车架进行了简化,以便在赛道维护中实现快速拆装前后副车架。Squadra Corse赛事运动部门特别开发了可拆卸式后副车架,以容纳发动机和新型变速箱组件,同时,由于赛车版本不包含混合动力系统,量产车上用于支撑其组件的所有非必要支架均已移除。铝制车架的中央部分装有符合FIA GT3安全标准的防滚架。前副车架亦经过改造,移除了量产车型上的电机。

    车身
    安装在底盘上的全新车身首次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以尽可能减轻汽车的基础重量。这一力作是Squadra Corse赛事运动部门空气动力学团队与兰博基尼Centro Stile设计中心共同合作的成果,其目的是在保持量产车独特风格的同时,使其适配全新发动机与制动冷却系统的要求,实现预期的下压力与风阻性能指标,以确保最佳的空气动力学平衡。

    此外,车身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赛事周末期间的快速拆装需求,以缩短维修区内的耗时。车身的前端和后端均采用一体化设计。后扩散器、发动机罩和舱盖也经过精心设计,可实现快速拆卸,甚至前大灯也配备了快拆系统以便于快速拆装。底板采用四段分体结构:包括前桥前方的两段、贯穿车辆中段的中央组件以及强劲的后扩散器。中央组件经过设计,如遇必要情况,可在车辆置于维修区气压千斤顶上时完成更换。

    燃油系统经过升级,提高了油箱加注燃油时的流速;同时油箱设计也进行了调整,可搭载全新燃油传感器,以便为车队提供更准确的读数。空气动力学性能全面优化,提升了车辆在制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并减少车辆过弯时的平衡偏移。基于温度管理需求,散热效率成为重要考量因素,散热器的进气流量得到提升,前部散热器的设计也进行了优化。由于从发动机中移除了混合动力单元,涡轮增压器的负荷相应增大,需通过增加进气流量来控制温度。

    动力系统
    Temerario GT3的动力源自一款基于量产车型改进的4升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该发动机由兰博基尼工程师研发,配备全新涡轮增压器和压缩机组,这一改动是为了满足国际GT3赛事规范中对混合动力系统的禁令。鉴于此,兰博基尼将发动机输出功率从公路版的800马力调整为550马力(具体数值视性能平衡调整而定),并重构了动力输出特性。

    公路版车型的动力系统由兰博基尼的研发工程师打造,其设计架构从初始概念阶段便明确着眼于潜在的赛车运动应用,采用了平面曲轴(相邻曲柄间夹角为180度)等先进的工程解决方案。这种曲轴通常用于赛车发动机,与十字曲轴相比,能确保点火顺序均匀,从而优化流体动力学表现,并产生独特的迷人声浪。其采用的钛合金连杆能够减轻旋转质量,并具有出色的强度和轻量化材料特性,从而降低了发动机重量。

    这款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一台六速横向变速箱。为适应赛道版车型中采用的小型涡轮增压器的新需求,气室经过重新设计,区别于公路版车型。发动机经过全面重新调校,可在更宽的转速区间内释放最强性能。车辆开发过程选用了Pertamina Fastron Lubricants赛车机油。排气系统专为Temerario GT3定制开发,由Capristo提供。

    车轮与悬挂
    相较于前代车型,新车型的轴距更长,前后轮距更宽,旨在提升其弯道稳定性。悬挂系统首次搭载KW全新6向减震器(该供应商同时服务于SC63 LMDh项目)。悬挂系统的安装点不再需要向底盘嵌入碳纤维部件,而是改用安装板固定。全新悬挂系统支持在维修区实现快速拆装,使得车队能够在练习赛中快速调整基础设定,从而节省时间。18英寸轮毂由Ronal AG提供。Temerario GT3还搭载了定制的液压助力转向机,旨在实现最佳的悬挂几何布局,并兼容全球领先轮胎制造商的产品,确保车辆在各类国际赛事中展现卓越竞争力。

    内饰
    兰博基尼厂队车手Marco Mapelli和Andrea Caldarelli参与了驾驶体验的设计,他们的专业见解对优化人体工程学、控制单元布局和高性能驾驶下的操作便捷性起到了关键作用。驾驶舱内的电子系统全面升级,以提升驾驶体验。通过整合前沿硬件技术,兰博基尼研发定制了专用软件,以确保车辆操控达到最佳状态。驾驶舱内的操控面板为全新设计,集成升级版图像界面与更完备的数据记录仪。方向盘由兰博基尼根据定制化规格打造,综合采纳了兰博基尼厂队车手与客户车手的反馈意见。

    首秀
    Temerario GT3的开发旨在适配全类型轮胎并符合GT3赛事规则,力求确保竞争力,并积极满足兰博基尼客户车队对产品日益严苛的精细化和竞技化需求。新车研发周期将持续至2026赛季,届时将在一系列精选赛事中进行首秀。其赛道首航已定于三月赛百灵12小时耐力赛(Sebring 12 Hours)。在过渡阶段,兰博基尼承诺将持续为所有仍驾驶Huracán车型征战新赛季的客户车队提供技术支援。

    兰博基尼汽车
    兰博基尼汽车于1963年在圣亚加塔·波隆尼成立,是意大利汽车匠心工艺的全球标志性品牌。60多年间,兰博基尼在汽车工业史上缔造了多款标志性车型,如今已成为首个实现全系车型混动化的超级跑车品牌:V12 HPEV高性能混合动力车型(High Performance Electrified Vehicle)Revuelto[2]、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超级SUV Urus SE[3],以及全新Temerario——搭载的全新双涡轮增压V8发动机使其成为唯一一款转速能够达到10,000转/分的量产超级跑车。这三款车型在重新定义性能边界的同时,显著降低了碳排放。圣亚加塔·波隆尼生产基地已实现碳中和逾十年,彰显了品牌通过“向金牛座之心前进(Direzione Cor Tauri)”电动化战略推进全价值链脱碳的坚定承诺。兰博基尼每一款车型的构思、设计与开发皆源于意大利圣亚加塔·波隆尼工厂,该工厂年产量已突破万台,在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位于领先地位。兰博基尼汽车现有约3,000名员工,在全球56个市场拥有185家经销商,在持续突破边界的同时坚守“勇敢、非凡和真实”的品牌价值观。


    [1] 油耗和排放数据处于型式认证阶段。
    [2] Revuelto的油耗和排放数值:综合油耗:14.52升/100公里(WLTP);综合能耗:5.6千瓦时/100公里(WLTP);综合二氧化碳排放量:344.12克/公里(WLTP);电池电量耗尽时的综合油耗:17.69升/100公里。
    [3] Urus SE的油耗和排放数值:综合油耗:5.03升/100公里(WLTP);综合能耗:28.1千瓦时/100公里(WLTP);综合二氧化碳排放量:119.21克/公里(WLTP);电池电量耗尽时的综合油耗:11.8升/100公里。

    汽车圈大事小事天下事,有事郝说!
    最新资讯
    热门排行
    电话:010-66668888
    邮箱:haoqingfeng10#126.com (将#改为@)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冠城名敦道7号楼1804室
    Copyright © 2002-2011 汽车圈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50874号-3 京ICP备1205087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