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比亚迪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巴西乘用车工厂正式下线,标志着比亚迪全球化迈入全新阶段。巴西总统卢拉、副总统杰拉尔多·阿尔克明、中国驻巴西大使祝青桥、巴伊亚州州长热罗尼莫·罗德里格斯、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等嘉宾,以及多位政府官员和比亚迪员工代表出席并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当巴西总统卢拉从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手中接过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钥匙成为车主时,这不仅是比亚迪的里程碑时刻,更是中国制造业全球化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在巴西这片南美热土上,比亚迪用十一年时间,书写了一段从陌生到信任、从扎根到引领的出海新篇章。
01
“比亚迪速度”
重塑巴西市场格局
比亚迪在巴西的表现堪称“现象级”。不到三年实现销量突破17万辆;2025年前九个月累计销量达7.7万辆,其中9月单月销量突破万台。在细分市场,比亚迪展现出统治级地位:每10辆纯电车中就有8辆来自比亚迪,每4辆混动车里就有1辆是比亚迪品牌。
更值得关注的是,比亚迪赢得了巴西消费者的真心认可。从权威消费者满意度榜首,到巴西版“大众点评”Reclame Aqui的最高评级RA1000认证,这些完全由用户投票产生的荣誉,印证了品牌已成功跨越文化隔阂。而卡马萨里市将“亨利·福特路”更名为“比亚迪路”的决定,更象征着中国智造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已深深扎根于曾经由西方品牌主导的市场。
02
破局之路
三重挑战与应对智慧
辉煌成绩的背后,是比亚迪突破重重挑战的破局智慧。
突破贸易壁垒:从“出海”到“扎根”
面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比亚迪的应对之道是从“贸易出口”转向“本土深耕”。通过在巴西建立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基地,比亚迪不仅规避了关税壁垒,更将自身发展与巴西的就业、税收和产业升级深度绑定,实现了从“外来者”到“自己人”的身份转变。
跨越文化鸿沟:用品质赢得信任
在汽车这个高度依赖品牌认知的领域,比亚迪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通过打磨每一个用户触点,从线上咨询到售后服务,逐步积累口碑。获得完全由消费者评选的Reclame Aqui最高奖项,正是其赢得民心的最佳证明。
坚守长期主义:十一年磨一剑
比亚迪在巴西的征程是一场“马拉松”。从最初的电动大巴,到如今建立乘用车工厂、布局新能源产业,即便在市场低谷时期也始终坚持投入。这种不为短期波动所惑的战略定力,最终迎来了开花结果的时刻。
03
从出海到扎根
中国制造的全球答卷
比亚迪的巴西实践,为中国企业全球化提供了新范式:今天的中国制造出海,不再依赖价格竞争,而是依靠技术创新、本土融合与长期投入的协同发力。
· 技术是利刃:刀片电池、DM混动等核心技术成为开拓市场的利器;
· 融合是基石:绿色工厂、本地就业彰显深耕当地的诚意;
· 定力是保障:十余年持续投入铸就穿越周期的能力。
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巴西下线,是一个里程碑,更是新起点。它证明了中国制造有能力以更高格局、更硬核技术和更深入的本土化,在全球市场赢得尊重与认可。这条“比亚迪路”,是一条布满荆棘却通往光明的破局之路,也为更多中国品牌的全球化征程照亮了前行的方向。